【悉城義事】心靈手巧送溫暖 梅花清香醉衆生——訪我社越裔義工郭巧香 | CASS
最新動態
CASS

最新動態

華人服务社為您提供最新動態,
讓您第一時間掌握最新消息。

【悉城義事】心靈手巧送溫暖 梅花清香醉衆生——訪我社越裔義工郭巧香

華人服務社的義工們真的可以說是來自五湖四海的,這一大批為社區默默奉獻的平凡人、正在用他們的無私付出,給很多需要幫助的長者們送去溫暖與關愛,陪伴着長者們的晚晴人生。

每次與這些義工的交談、都讓筆者如沐春風,沉浸在一種溫馨又愉快的氛圍之中;日前,在公司總部禮堂采訪義工郭巧香(Holly Lee)就深有體會。

來自越南的巧香姐依然能夠說一口流利的粵語,她談吐文雅、衣著端莊;在與筆者的交談中敞開心扉、娓娓道來:「我是1979年11月30日到達澳洲昆士蘭的,至今已有46年了。感謝澳洲政府給了我人生的第二次選擇,當一名義工是自己對社會的一種感恩與回饋。」

當筆者詢問起她當初爲什麽會離鄉別井來澳洲時,巧香姐沉默了一會、緩緩地回憶道:「我出生在越南西貢,原本有一個幸福的大家庭,但70年代中後期爆發了越南戰爭,西貢也幾乎陷入了淪陷;爲了活命、我和哥嫂、弟弟和兩個侄子6人,都先後走上了逃難的路上。」

「我們幾乎是變賣了所有的家產換成了金條,200多人擠在了狹窄的船艙裏、包括老少婦孺,大家都把命給賭上了,倉忙逃生。」提起這段不堪回首的往事,巧香姐還心有餘悸。

「我們的船在公海裏漂流了四日五夜,期間的經歷幾乎是九死一生、刻骨銘心:一連兩次遇上了海盜、大家都被洗劫一空。期間,一名身藏金條的男子不甘被搶而跳入海中想暫時躲避,結果卻不幸被淹死在茫茫的大海之中,可謂『出師未捷身先死』,甚爲遺憾。」

「第三次幸運遇到了一艘遊船、善良的船長看到困在船上飢寒交迫的我們頓生憐憫之心,讓大家輪流上了他們的船飽吃一餐之後,再送返木船上,並分派了一些食物給大家;看到返回木船後幾名嬰孩大聲在淘哭的情景之後,船員又幫忙聯係上國際紅十字會,給了我們一絲生存的希望。」

「最後,還是被趕來的紅十字會的船隻所救,把我們都帶上了大船上;先是被帶到了新加坡難民營安頓下來,並等了大概兩個月,最後被運送到了澳洲。」

「離開了自己熟悉的家鄉來到了另一個全新的國家,你面臨着有哪些困難呢?」筆者問道。

「我們九死一生才逃出了戰火硝烟的西貢,先是到了昆士蘭、之後我又來到了悉尼與弟弟在一起相互照顧,三哥與三嫂帶着孩子一家則住在了墨爾本;我們兄妹雖然分住在悉尼墨爾本兩地,但卻同樣對澳洲這個新的國家充滿了感恩與希望,決心用自己的雙手創造幸福的未來。”看上去一介弱質女流的巧香姐卻信心滿滿地表示。」

「第二年,我就在一間鞋廠找到了第一份工作,那是1980年,我當時已經24歲了。三年之後,很幸運認識了現在的先生,於是結婚、生孩子,組織了一個屬於自己的小家庭。一仔一女先後出生之後,我仍然在一個服裝厰了工作,直到1989年一對雙胞胎女兒出生後,照顧四個孩子讓自己分身乏術,只好辭職做一個全職媽媽了。」

「期間,也順利擔保申請了父母來澳洲,一家人終於能夠團聚了。」巧香姐感恩地說。

「隨着子女的逐漸長大、父母也都老了並住進了頤養院,我在照顧幾個孫子之餘、更多的精力就放在陪伴年老的父母身上,每周都會抽出幾天的時間去頤養院探望父母;這間坐落在西區的西人頤養院也有不少的越南裔長者,因爲他們語言上的不便、我就常常幫忙充當了翻譯的角色:越南話、潮州話,媽媽在這裏住了九年,我就當了九年的義工,還獲得了政府頒發的義工獎。」

「父母都先後離世之後,我就轉到了華人服務社當了義工,主要負責活動組的事務、哪個崗位需要我就去哪,儘自己的能力去把事情做好。」

當談到做義工的心得時,巧香姐坦言:「最大的收穫就是開心。與長者們在一起聊聊天、聼聼他們分享人生的經驗,打打麻將、進行一些有益的社交活動,對心身健康都有好處。」

「先生也一直鼓勵我去做義工、去做一些自己喜歡又能幫助到別人的事情。他自己就是一個非常樂觀的人,愛唱歌跳舞、甚至還多次獲獎;但他同時也喜歡教教別人唱歌跳舞。他經常挂在嘴邊的一句話就是:『助人爲樂』、『快樂是可以分享的!』」

聼得出,巧香姐的「弦外之音」其實卻是「婦唱夫隨」,能與一個理解並支持自己的知己在一起,無疑是幸福的。

筆者也被這種溫馨的話語所感動,一副嵌名對聯油然而生:

「心靈手巧送溫暖;

梅花清香醉衆生。」

 

 

 

電話:61-2-9789 4587     傳真:61-2-9718 6357     電郵:cass@cass.org.au

辦公時間:Mon-Fri 9:00am-5:00pm

地址:44-50 Sixth Avenue, Campsie NSW 2194

版權所有:華人服務社

Design by: Branderg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