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知障礙症會影響一個人的情緒、記憶、思維能力及日常行為,但它並非是一般的衰老現象,而是一種大腦疾病,任何人都有可能罹患。根據調查,目前澳洲已有超過 43 萬人受其影響。這種疾病不僅是女性死亡的首要原因,更是全國第二大死因。因此,認知障礙症對個人與家庭而言,都是一場漫長而艱難的挑戰。
為了幫助受認知障礙症影響的家庭,自 2023 年 9 月起,華人服務社在微信平台上建立了「認知障礙症互助小組」。這個群組旨在為患者、家人及關注此議題的朋友們,提供一個資訊交流與互相支持的平台。隨著群組的持續成長,筆者向負責統籌該小組的家居高齡服務部夥伴小褚了解相關的資訊。
小褚介紹說:「這個群組最初由參加過『認知障礙症暫息療養會所』項目的長者及其家屬組成,之後逐漸擴展,吸納了其他活動的參與者和志願者,至今已發展為一個超過 60 人的社群。大家平時會分享與認知障礙症及養老相關的資訊、預防小妙招,以及日常生活點滴,彼此鼓勵。我也會定期發布認知障礙症講座、社區服務資訊,以及澳洲認知障礙症協會的中文手冊,讓群友隨時查閱。」
「欣慰的是,在群組的交流中,不少家庭得到了實際幫助。例如梁女士在去年聖誕節前,她在群組裏讀到一則關於『認知障礙症患者出遊注意事項』的分享,這對她準備帶父親回中國的旅程,提供了重要的心理支持和實際指引。」
「另一位群友蘇女士在一次講座分享中,她首次了解到『持久監護人(Enduring Guardianship)』的概念。隨著母親病情惡化,她開始思考如何在母親失去決策能力時,確保有人能代為做出醫療護理決定。然而,在與政府部門及律師溝通時遇到困難,她便在群組中尋求協助。透過群友們的分享,她釐清了對專業名詞的誤解,也更清楚申請的流程,最終順利為母親遞交了申請。」
小褚感慨地說:「許多群友都表示,這個小組讓他們意識到,在澳洲的華人社區裡,還有許多人正面臨相似的挑戰:有人擔心自己可能患上認知障礙症;有人剛察覺早期症狀卻不知如何應對;也有人正在承受照顧親人的壓力。在日常生活或一般長者活動中,這個看似難以啟齒的話題,卻能在這裡被安心地傾訴。群組中的資訊分享,也幫助大家更深入理解自身處境,並明白可以向哪些機構尋求協助。」
常言道,人多力量大。透過認知障礙症互助小組,華人社區能夠在熟悉的語言環境中獲取專業知識、實用建議與同路人的支持。筆者希望,這個平台能持續連結更多患者與家屬,讓彼此不再孤單地面對認知障礙症。

(圖:華人服務社「認知障礙症互助小組」定期發布認知障礙症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