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安組成立已經逾30年,是我社專為長者創辦的一個活動組。目前,我社的各種活動組已經發展到近30個,組員也擁有了近2000人;不少的活動組都完成了新舊交替的轉換,新的小組帶頭人正帶領組員們繼續開展各種的文娛活動、讓長者們的生活煥發出「夕陽紅」、活出了生命的精彩。
在夥伴Fiona的介紹下,筆者採訪了華安組現任組長胡品莊,通過她的分享了解到了活動組的一些情況,也為組裏一大批默默付出的義工們所感動,正是他們的無私奉獻、為長者們營造了一個「老有所樂」的快樂「大家庭」。
與同是來自廣州的胡品莊用熟悉的廣東話交談、距離一下子就拉近了:「我是2015年來參加華安組活動的,看到組裏大部分都是長者、只有幾位義工在忙前忙後招呼着大家,但他們卻樂此不疲、一臉開心的樣子;我當時就想,自己還年輕何不搭把手去幫一下忙?幫助了別人、他人開心自己也快樂,何樂而不為呢?」
「於是,2016年我就通過培訓正式加入了華人服務社的義工團隊、在華安組開始了自己的義工之路,這一路走來轉眼之間就已經八年了;能夠為社區的長者們服務、幫助他們更好地融入到澳洲社會,生活得開開心心的,自己也有了一種助人為樂的滿足感。」
胡品莊坦言:「實在活動組的一些工作都非常的平凡和普通、但卻很有意義,陪長者們打打麻將、做做健康操、聊聊天拉扯一下家常,但正是這樣一種簡單的陪伴與溝通、就讓不少的長者們重新找到了生活中的樂趣和寄托,活動組裏和睦相處的氛圍、長者們相互分享生活中的苦與樂,都使他們的精神得到一種愉悅。難怪大家都把活動組當成是一個『大家庭』。」
夥伴Fiona告訴筆者,胡品莊有一樣「絕活」她對組裏的每一個人都能一見面就叫出名字、讓組員們都感到十分開心,有一種難得的親切感;筆者好奇問之,她娓娓道來:「其實,早期我負責每一次活動的收費、這無疑是一項吃力不討好的工作,因為按規定每位組員的收費標準都不一樣、除了容易出錯之外還會經常『得罪』一些組員,所以,沒有人願意去做。我接手之後就想方設法去記住每一個組員的名字,經常在家裏對着名冊和照片去練習、熟悉各人的臉孔。通過一段時間的努力和前輩歐姨的提點、我基本上都可以把組裏每個人的名字都記住了。這樣,開展工作就順利多了。」
當上組長之後的胡品莊對工作更為投入和用心了,她會儘自己最大的努力去記住大部分組員的名字、記住他們的生日、還和大家建立直接的聯繫方式,每月的生日會都不忘給安排給所有的壽星贈送一張生日賀卡;這些大量平凡而瑣碎的事情,她卻做得踏實、認真、負責,深受大家的讚賞。
談到當了多年義工的心得時胡品莊表示:「助人為樂一直是我的初心,直到現在我依然初心不忘;人活在社會上、多做好事、善事會更開心快樂的。」
由於胡品莊對社區的無私奉獻,她榮獲新州政府頒發的《2020年抗疫英雄獎》(Pandemic Hero Award 2020),接著,又獲得《2022年新州年度義工獎》(NSW Volunteer Of The Year Award 2022)。
筆者也不由感概:「無私品自高,談笑莊亦諧。」這不正是胡品莊最好的寫照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