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新年伊始,筆者在會議室採訪了我們華人服務社的優秀義工梁李麗霞(Winnie Leung)。
面前的她、端莊文靜,因為來自香港熟悉粵語、我們的談話用廣東話進行,彼此之間增添了一種親切感。
話題也是從為什麽選擇去做義工談起:「我是一名來自香港的移民,1983年來到悉尼、至今已經超過40年了。」
談起往事,Winnie頗為感概:「早年我在香港讀完大學之後就參加工作了,當了幾年的會計師之後準備移民來澳洲,記得那已是1983年的事情了。那時兒子才剛滿月,到了澳洲之後、我就一直忙着照顧孩子、尋找托兒所等繁瑣的生活雜事。」
「等到兒子差不多一歲的時候,我就開始去找合適的工作。這時,找托兒服務就成了我的頭等大事:一番尋找之後還是沒有能找到合適的托兒所,正在焦急萬分的時候,有朋友介紹說華人服務社可以提供托兒服務;在她的介紹下,我找到了一個家庭日托的幼教者,自己也覺得比較滿意,於是就把兒子送去了那裡托管。這大概是我與華人服務社的一種緣分吧。」
「後來,因為兒子的關係我們逐漸認識和瞭解華人服務社,非常認同他們為社區服務的做法,在當時董事局主席潘南弘(Henry)的邀請下,我先生加入了董事局成為了一名董事,並利用工餘時間投身到社區服務之中。」
Winnie在談話中介紹了自己早年與華人服務社 「結緣」 的原由,也因為她也在City工作的緣故,偶爾會與當時在澳洲電力公司工作的Henry利用中午約聚喝杯咖啡,順便更多了解一下華人服務社。
「後來,先生因為身體健康問題選擇了辭退董事一職,到2015年不幸病情加重、需要入住頤養院,在潘先生的幫助下順利入住了位於Campsie的高齡頤養院;作為一名家屬、我也有機會經常參加到了老人院的一些活動中去了。」
「在這期間,我親眼看到了護士姑娘們對住客的親切與友善、耐心的照顧和悉心關懷,自己也萌生起要做義工回饋社會的念頭。」
「於是,從2017年開始、經過參加培訓之後,我成為了華人服務社義工團隊的一員。因為一直從事會計工作、華人服務社安排自己當文職的義工——專門協助招聘和管理整個義工團隊的檔案。」
在談到具體的義工工作時,Winnie表示:「擁有逾300人的義工團隊、並且流動性也很大,每一個義工的檔案起碼有六種文件表格;光是收件、核對、存檔、記錄等工作量就非常大,而且,文件填寫的信息很容易出錯,所以,處理起來非常瑣碎還耗費時間,但我還是盡力去做好。」
「另外,申請義工的宣誓紙有一欄JP的認證,為了方便想加入義工的人申請,我又通過考試獲得了JP的資格,這樣就更方便了工作。」
「我還會把自己多年的會計經驗運用到這項工作中去,把檔案管理做得井井有條,並配合活動組的協調員與義工們多作溝通、互動,使得整個檔案工作逐漸步入了正軌。」
當筆者問起當義工的收穫時她坦言:「這些年來,我在做義工之餘還會發展自己的個人興趣,每星期堅持參加三天的太極拳鍛煉,這不僅讓自己的生活更加豐富、也讓身體更加健康了。」
「當義工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工作,人們在社會中生活需要互相幫助與關心,這其實也是一種社會的普世價值觀;另外,在做義工的同時、也讓自己有了更多與社會接觸的機會、保証了不會與社會脫節。
Winnie在分享當義工的心得時娓娓道來,並從内心流露出一種滿足和自豪感;的確,多年的義工經歷把她磨練得更加包容和謙遜: 「施比受更有福!所謂助人為樂、在幫助他人的同時也成就了自己。」
從2020年起,Winnie連續多年獲得了我社優秀義工獎的榮譽,這無疑是對她多年來為社區無私奉獻的一種肯定和嘉獎。
筆者也僅以一嵌名聯表示敬意:
「麗日藍天沐春風;
人間晚晴賞紅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