悉尼的三月顯得春意盎然、褪去夏的炎熱之後早秋的風讓人偶感涼意,乍暖還寒;人還沒有走近艾士菲市政廳的大禮堂、就聽到一陣陣歡快的輕音樂聲傳來:這是我社活動組星期一的歡樂時光活動日。
筆者約好在這裏採訪一位資深的義工馬瑤質老師,於是就循着音樂聲走近了大禮堂:我一眼就看到了正坐在大門旁邊忙着的馬老師、於是主動打了個招呼;眼前的她雖然滿頭的白髮卻依然顯得精神奕奕,一身隨意的悠閑服卻端莊得體、説起話來聲音溫柔動聽,看得出是多年當老師站講台所修煉的結果。
一番張羅後我們開始聊起了家常,共同的職業背景讓我們的談話輕鬆愉快:「我今年已經87歲了,移民悉尼也有30年啦。1995年早已定居悉尼的女兒因為結婚後要當媽媽了,就想讓我過來幫幫忙,剛從北京市教學研究所退休後的我也就一口答應了。」
可眼前的馬老師卻一點也不顯老、只有那飽經風霜的一頭銀髮才打上了歲月的印記:「多年來我一直有每天早泳的習慣,近幾年也保持在每周四天,早上5點起床、六點到達游泳館、大概在水中游泳、行走一小時,一年四季不改。身體一直都很健康、精力也充沛。」

右方穿7號球衣者是馬老師。
這時夥伴Tracy也插話說:「馬老師在上高中時就被挑選到天津市排球隊、並作爲年齡最小的選手培養,是省與國家隊的後備選手。可惜因爲馬老師一直受家庭的影響有一個‘大學夢’、最後放棄了當職業排球運動員的機會而選擇入讀天津師範學院並在畢業後成為了一名教師。」
馬老師也感觸地說:「我並不後悔當年的選擇,畢竟運動員的職業生涯很短、在人生的道路上只是一段插曲,我作為家中的長女的選擇也影響了弟妹們後來的發展,他們有的當了醫生、也有的成為了專業人士,在各自的領域中都取得了不俗的成就。」
筆者聽完這番話後也備受啓發,從小就養成的良好運動基因是健康身體的基石;而遠大的職業目標則影響了人生之路是否順暢?
談起與華人服務社的結緣時馬老師娓娓道來:「我的兩個外孫都是在華人服務社好事圍的托兒中心長大的,因爲每天接送於是建立起一種聯係。很自然地我加入了華康星期四的活動組,每星期組員們都聚在一起、唱唱歌、跳跳舞,開展一些健康的文娛活動,心情也開朗起來了。」
「也許是愛動性格的使然,我不但喜歡社交舞、宮廷舞也跳得不錯,於是,我成爲了組員中最積極參與的跳舞者之一。」
「每年的嘉年華表演我們都會去參加、組員們十分踴躍,這不僅僅是對平時練習的一個檢驗,也是展現我社長者們精神面貌的一個最佳平台。」
「另外,也許是曾經當過老師的背景、我還在CASS的安排下參加了拍攝一部有關維護老年人權益的微電影,這也是一種難忘的人生經歷。」馬老師補充說。
「目前,我主要參加艾士菲星期一的歡樂時光組和好事圍星期四的華康組活動,多年來一直堅持、風雨無阻;我在活動組裏找到了生活中最真實的自己、也找到了快樂。另外,自己也得到了新州政府、市政府與CASS的多次表彰,榮譽歸功於集體。」
她笑言道:「到了這般年紀、我是來尋找快樂的;在活動組裏不但享受了唱歌跳舞的樂趣、更找到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我們年齡相若、也有大致相同的人生經歷,這一路的陪伴讓我們享受到人間晚晴的陽光與溫暖。」
馬老師向筆者講述了一件讓她感動的事:「去年七月底,在一次活動中我突然感到身體不適、於是就請社工Tracy開車送我回家,但她卻堅持要先送我到醫院檢查。結果診斷是『肺栓塞』,醫生說幸虧送院及時,病情很快就得到控制,再住院三周治療身體逐漸康復了。」
「在住院期間,組員們多次打電話、用微信慰問,讓我感受到了不是親人勝似親人般的溫暖。這是我多年來參加活動組收穫到的珍貴友誼,也見證了『人間有愛』的社會價值觀。」
此時的筆者頗有「聽君一席話」之感,而眼前的馬老師更讓我敬佩之情油然而生、願以一嵌名聯來表達:
「瑤池玉液清;
質潔品自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