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9日(星期五)早上,我們華人服務社位於墾思(Campsie)的高齡頤養院後花園洋溢著一片溫馨氣氛——後花園的亭子上掛滿了氣球、彩帶與裝飾紙,矮牆下貼著過去兩年來頤養院與墾思早教中心共同舉辦二十多場代際活動的珍貴相片。
當天,我社在後花園舉辦了一場別開生面的跨代小型音樂會,由Unison Music Therapy的註冊音樂治療師王女士(Jacquely)主持,用音樂連結兩代人,讓長者與孩子透過眼神、動作與樂器,搭起了跨越年齡的情感橋樑。
上午10點,墾思早教中心的Carrina院長帶領一群穿著鮮艷背心和帽子的孩子來到鄰近的頤養院。孩子們一踏進花園,就被牆上的照片吸引住了,興奮地在照片上尋找自己與朋友的身影。
在工作人員的協助下,孩子們與長者一對一地配對,開始了一段親切的互動。為了幫助大家暖身,Jacquely還彈起結他,帶領大家分別用英文與中文合唱簡單的打招呼歌曲「Hello」和「你好」,花園裏頓時洋溢着孩子們的歡笑聲。
隨後,她引導參加者唱出簡單音階,讓聲帶與情緒一起暖機。接著播放音樂,長者與孩子們面對面坐著,用手與腳合拍節奏,一起舞動,彼此之間的距離也瞬間拉近了。
活動進行到高潮時,每位參加者都手裏拿着一件樂器,如搖鈴、鐘與搖鼓。孩子們拿到樂器後則興奮不已,Jacquely與大家玩節奏遊戲——她以鼓拍出節奏,大家則模仿敲擊,一起玩得不亦樂乎。
Jacquely表示,這些活動設計中融合了多種音樂治療元素:如面對面動作可促進非語言溝通;模仿節奏則有助於提升記憶力與專注力,對長者與孩子都有益處。
活動尾聲,孩子們為長者們表演活潑可愛的《小蘋果》舞蹈,長者們也情不自禁地加入,一起隨音樂舞動,形成溫馨歡快的「跨代舞團」。
為感謝孩子們的參與,工作人員特別準備了小蘋果,由長者們親手贈送給他們的小夥伴,象徵長幼之間真摯的情誼。
值得一提的,這次活動更創下Campsie頤養院建院以來參與長者人數最多的一次代際活動紀錄——共計12位長者主動參與。其中,一位87歲的胡奶奶,原來因為要與兒子過生日沒有打算參加活動,但當她知道小孩子會來的時候,就自己打電話給兒子說需要改時間接她,因為要參與音樂會,更沒有想到的是,當天她還是第一個位達現場的院友。

Mary(後)是組織本次活動的負責人。
多年來,我社一直致力推動跨代共融。我們的頤養院工作夥伴Mary(小徐)更會定期舉辦線上見面會,每月一次,讓長者與早教中心的孩子透過螢幕互動,其中包括一起學習中文詞語等環節,促進代際的文化連接和文化傳承。
我們期望透過這類活動,持續搭建世代間的橋樑,讓年輕與年長一代能彼此了解、彼此關懷,在互動中建立一份代際友誼,為社區注入更多溫暖與凝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