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了解一種文化,掌握它的語言是必不可少的途徑。海外華人向來重視語言和文化的傳承,近年來隨著中國在全球經濟和文化交流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中文熱』成為一種文化潮流。
最近筆者遇到了我們華人服務社啟思中文學校位於墾思區的分校主管張老師,與她談起海外中文教育。
張老師介紹了墾思分校的情況:「中华文化悠久辉煌、源远流长,中文博大精深、词汇丰富,因此非中文背景的人士學習中文會有不小的難度。比如我们這個社区语言学校,上課時間是每週六,学生年齡跨度大,從剛上小學的到十年級的學生都有。其中很多人一周只有一次系統學習中文的機會,平時使用中文的機會也不多。这對老师們是很大的挑戰,如何充分利用有限的教学时间,讓孩子们領略到中文的美妙呢?」
對於孩子大多是愛玩、愛動、愛笑的,可以在教學中增加趣味性,張老師表示:「愛因斯坦曾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我們的老師把中文學習變成中文遊戲,孩子們學中文就像在遊戲中挑戰難題、不斷升級一樣,收穫越來越多的語言能力,提升自我。」
「例如在初學班裡,學生的中文基礎較薄弱,一開始的學習主動性也不高。教師就引入了課堂積分制,把聽說讀寫等課堂練習和課後作業都變成活動和遊戲,依照完成進度,學生獲得相應積分。這極大地鼓舞了孩子們的學習積極性,慢慢地,他們在課堂上主動發言,課後作業也按時完成,連書寫字跡也越來越乾淨整潔。當孩子們真正參與到中文學習中,中文水平很快有了顯著提高,并開始一點一點地愛上了中文。」
「老師還根據不同的內容和學生的中文水平,設計多種遊戲,例如『Bingo遊戲』『西蒙的命令』『狼人殺』『蘿蔔蹲』『傳話遊戲』『猜謎』等等。所以我們的課堂上動靜結合,既活躍了氣氛,又培養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更加強了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此外,每年的全澳中文朗誦比賽等各類比賽,我們都輔導和鼓勵孩子們參加。這類訓練通常要站著進行,孩子們的吐字發音能調整得更精準,朗誦時的儀態和神情也會得到提升,能大方得體地登台誦讀詩歌或文章,幫助他們培養穩定的情緒和心理素質。」
在新州學習中文的學生大都會參加每年一度的中文朗誦比賽
現代教學已經離不開互聯網的支持,社區語言學校也如此。「老師們利用互聯網上豐富的教學資源,例如圖片、照片、影像、故事、歌曲、應用程序等來拓展教學內容。因為學生們在有了一定的中文基礎後,會對中文的綜藝節目、流行影視劇、歌曲和書籍產生濃厚的興趣,我們就為他們提供這些內容,幫他們在無形中提高中文水平,加深對中華文化的了解。」
新時代的教學,早已不是「夫子教,學生背」的時代。海外中文教學更需要我們開動腦筋,勇敢探索。除了傳授一種語言,我們更要讓每個學生真正地愛上中文,讓他們在中文的世界中暢遊。
(歡迎社會大衆給我們回饋與查詢,請賜電華人服務社總部(02)9789 4587。)